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官网 > 崇爱新闻 >

步态异常22年,脑瘫男孩终迎转机

  临床上认为,脑瘫患儿的治疗关键在于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然而因为经济或监护人意识不够等问题,很多患儿无法得到及时的医治,从而导致不良姿势的形成,甚至因肢体畸形而造成终生残疾。那么,在患者成年后,是否还能通过外科手术改善此种情况呢?下面这个案例将给您答案。


  步态异常22年


  小路(化名)今年23岁,来自广东省陆丰市。由于早产,不幸患上了脑瘫,虽然智力与普通孩子无异,但家长在他3岁时便发现,孩子右侧肢体有活动障碍,右脚总是踮着,步态异常,右手无法做精细动作。

1684543974434


  ▲术前尖足步态


  “父母有带我来广州检查,说是痉挛型脑性瘫痪,但是当时整个广东都没有相应的治疗技术,对于经济能力普通的家庭来说,去北京上海医治是很困难的一件事,父母心有余而力不足”,小路说。


  随着年纪的增长,小路的踮脚情况愈发严重,走在街上或校园内,很难避免异样的眼光,这让自尊心逐渐变强的大男孩感觉很不舒服,也更坚定了能正常行走的想法。


  点燃康复希望


  2022年的一天,有同乡跟小路母亲透露,自己在暨南大学崇爱康复医院做了矫形手术,感觉效果还不错。“他之前是双脚外翻,现在在我看来行走跟正常人无差”,同乡的康复点燃了小路及家长的希望,他们很快收拾行李来到了暨大崇爱看诊。


  在仔细询问了相关病史之后,儿童脑瘫专科陈鸿耀主任及儿童康复科双家林主任为小路进行了详细、全面的康复评估及检查。

640 (11)

  ▲陈鸿耀主任查体


  “当时患者右脚呈马蹄状,踝关节外翻,是比较少见的类型,行走时右下肢屈膝、脚尖着地,跛行”,陈鸿耀主任表示:脑瘫的手术治疗是有适应症的,需满足一定条件,包括单纯痉挛型脑瘫,肌张力在3级以上;无固定性软组织挛缩畸形;年龄最好在3-12周岁;最好四肢有一定的运动和负重功能等。经MDT会诊,认为小路有手术指征,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听到陈主任的回答,小路很激动,这位刚从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当即决定暂时放下工作,专心康复治疗。


  再不担心异样眼光


  在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后,陈鸿耀主任为小路制定了详尽的手术方案及术后预案,并于2022年8月,带领专家团为他进行了“右下肢肌腱矫形术(腓骨短肌切断、腓骨长肌延长、跟腱延长)+右下肢短腿石膏外固定术”,手术非常顺利。

640


  ▲术后查房


  术后,小路积极配合低频脉冲电治疗、电动起立床训练、针刺、灸法等康复治疗,步态一天天改善,“我现在脚能放平了,比之前走的稳很多,非常感谢暨大崇爱的医护技团队!”

  ▲术后步态大幅改善


  “小路接受的手术是我院儿童脑瘫专科开展得较为成熟的手术项目。”陈鸿耀主任介绍,虽然患者年纪较大,但外科手术在改善肢体异常、肌肉痉挛、肌张力高等方面仍然疗效显著,并为康复提供了更好的基础。同时他也强调,早期治疗或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患者年龄越小,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可塑性越强,因此一旦孩子确诊,家长应尽早将其带至正规医院接受康复治疗!


了解这些有可能对您的就诊有所帮助

本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可发送邮件联系删除